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

[電影]希斯萊傑就是小丑!

從拍攝開始,黑暗騎士就是媒體追逐的焦點。 Dark Knight 首先,這部電影是克里斯多夫諾蘭拍攝的第二部蝙蝠俠電影。自蝙蝠俠開戰時刻以降,世人對於超級英雄電影有了新觀點。原來超級英雄電影也可以拍出深度。撇開前四部電影的影子,諾蘭重新詮釋蝙蝠俠的起源,加入了人性之後,蝙蝠俠不再是穿著黑衣的怪咖,反而比較像是被害者在受暴之後,所有的合理行為。幸運的是,他有了管家阿福的陪伴,及青梅竹馬的當頭棒喝,使得他在以暴制暴之後,還能夠將自己拉回來,內心深處仍然是當年那個純真的小男孩。 接著,從開戰時刻的結尾,導演就宣告下一集反派將會有小丑。小丑這個角色在蝙蝠俠漫畫中一直是個重要的存在。在許多橋段中,小丑時常會跟蝙蝠俠說他們其實是同樣的人,而蝙蝠俠的神經質個性,確實也是許多作家能夠利用這個角色寫出不朽作品的原因。蝙蝠俠與形象光明的超人,或者喜歡搞笑的閃電俠相比起來,更像是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物。 從電影第一集傑克尼克遜演出小丑以後,他的形象一直是非美漫迷所知道的小丑典型。因為難以超越,所以從此以後就再看不到小丑的出現。因此誰是小丑的接班人,確實是大家最好奇的焦點。就在2006年六月三十一日,華納宣布了希斯萊傑將要扮演小丑的消息,造成媒體的一片嘩然。當時希斯萊傑正因為飾演斷背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提名,影業生涯如日中天,要飾演娛樂片,而且是漫畫改編電影的角色,令所有人都吃了一驚。 然而在宣布完小丑人選之後,電影的拍攝作業就一直處在保密狀態,對於電影的細節跟劇本,再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。為了保密,甚至用了Rory's First Kiss的假名作為拍攝申請。我印象中唯一上了媒體的蝙蝠俠消息,就是他們在香港拍攝的消息。當時蝙蝠俠站在香港中環一棟高樓上的鏡頭,令人印象深刻。 雖然電影的保密做得徹底,然而宣傳卻一直在進行。 2007年5月,華納的蝙蝠俠官網多了一個叫做ibelieveinharveydent.com的連結,看似哈維丹特的競選網站,然而另外又作了一個叫作ibelieveinharveydenttoo.com的網站。ibelieveharveydenttoo.com乍看之下是惡搞哈維丹特的競選網站,但要是你有耐心,網站會慢慢地變為小丑的第一張官方公佈的定妝照! 希斯萊傑 這可把所有的粉絲都樂瘋了。雖然這種宣傳手法在超人再起的時候,就已經用過了(路瑟惡搞超人再起官網),但是這還只是這一波網路宣傳的第一步而已。幾天之後,當網友想要閱讀ibelieveharveydenttoo.com的時候,會發現一直出現page not found.的訊息,以為這是網路有問題嗎?不,當把頁面反白之後,會出現許多大大小小Haha的文字。當你把page not found拿掉,然後去掉ha,就會看到下一波的宣傳字眼。 Why So Serious 利用網路的宣傳,暗黑騎士在同好中一直維持著討論的熱度(如果已經錯過的朋友可以參考whysoserious.com這個網站,有小丑為自己定下該做的事情列表)(註1)。然而在2008年1月22日,最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--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驟逝。當這個新聞發佈出來後,全世界的影迷陷入一片哀悽。因為沒有人想到,前途不可限量的希斯萊傑居然會在演藝生涯如日中天的時候,離開了人間。於是黑暗騎士成為了最後一部希斯萊傑有完整參與演出的作品。(註2)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,黑暗騎士在萊傑過世前已經完成了電影的拍攝,剩下的只有後製的部份。因此當你在電影院觀賞的時候,會看到片尾打出紀念希斯萊傑的字眼。 由於有之前開戰時刻的美好經驗,對於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表現,我是相當放心的。至於劇本部分,原本編劇David S. Goyer的構想是有兩部續集,介紹小丑及哈維丹特,並到第三集的時候才打算讓雙面人正式出場。然而諾蘭有其他的構想,他不打算重複第一部電影中的小丑形 象,而打算讓小丑比較像Killing Joke裡出場的形象。另外因為第一集故事的關係,沒有辦法描寫到蝙蝠俠身為DC世界最優秀的偵探,因此這次的劇本中也加強了解謎的劇情。除此之外,導演 諾蘭稱自己受了熱血悍將(Heat,1995)的影響,想要拍出高譚市這個城市的故事。動作戲不同於第一集中多是在曠野或者屋子裡的打鬥戲,這次幾乎都是 利用高樓大廈作場景,更有發生在真實世界的感覺,特效場景也是更驚人。因為改寫了劇本,為了要將故事講清楚,整部電影的長度接近150分鐘,但是一點都感 受不到冷場! 主角Christian Bale已經是第二次在大銀幕扮演蝙蝠俠了,因此可以看出他對於扮演這個角色已經有了自己的詮釋。在扮演大富豪布魯斯韋恩時的放蕩不羈,面對青梅竹馬的隱 藏情感,以及與管家阿福之間的吐曹,都表演得相當自然。Michael Caine的管家阿福亦父亦僕的身分,對話表現也比上一集更突出。扮演高登刑警的Gary Oldman及扮演路修斯福克斯的摩根福里曼也都是優秀的演員,倒是扮演青梅竹馬的瑞秋換成了Maggie Gyllenhaal,看了有些不太習慣。 另外飾演哈維丹特的亞倫艾克哈特表現也不錯,形象相當陽光,但是也沒有特別搶眼的部分。最讚的還是希斯萊傑的小丑呀!希斯萊傑完全把小丑那種自視甚高、離 經叛道的瘋狂行徑演了出來。「有種人他不在乎錢,純粹只是想要把世界變成混亂。」這句話說的真好。看希斯萊傑的演出,你會覺得他根本就完全把自己投入了小 丑這個角色之中,希斯萊傑就是小丑,他的一舉一動,都像是在誘使你進入他的瘋狂世界。 漫畫裡小丑的瘋狂行為,一直是他在蝙蝠俠眾多反派中,最能夠得到讀者青睞的原因。過去改編的蝙蝠俠電影中無法使觀眾感受到這一點相當可惜,然而在這部電影中,觀眾終於可以完全感受到小丑的魅力了!這並非完全是美好的體驗,相對地,小丑的瘋狂及暴力,對於青少年來說某種程度應該是要不鼓勵去看的,我甚至會覺得PG-13的電影分級實在不夠,這部應該要列入限制級電影才對!從這裡也可以知道美漫的閱讀族群其實某部份是針對成人讀者,而並非大眾覺得漫畫只是小朋友看的。 蝙蝠俠與其他超級英雄最大的不同,是他只是一個經過鍛鍊的凡人,穿上了盔甲對抗壞人。他沒有無中生有的超能力。因此蝙蝠俠的電影可以拍得很寫實,像小丑這樣的壞人感覺很容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。我想黑暗騎士這部電影開啟了未來超級英雄電影的新路線,但是適合這種電影的超級英雄,除了蝙蝠俠以外,能夠相抗的大概只有Marvel的美國隊長(Captain America)。 最後還是要感謝超人兄提供的特映會電影票,然後提醒大家如果沒有看過之前的蝙蝠俠:開戰時刻,最好先去找來看瞭解一下人物關係。這是一部你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給導演,盡情享受劇情的高度娛樂性電影。同時,它也樹立了一個美漫電影的新經典,我已經開始期待它對於未來超級英雄電影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了。 僅以本文紀念希斯萊傑。 Empire #223 註1:PTT蜘蛛人網友提供的TDK周邊網站完全攻略。 註2:在萊傑過世前,他正在拍Terry Gilliam執導的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。萊傑過世後,導演與編劇決定修改劇本,以保留萊傑已經拍攝完成的部份。